民为国基,谷为民命。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当前,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,国际粮食价格高位震荡,全球饥饿人口持续上升。如何喂饱全球越来越多的人类,成为了新难题。
现代农业虽然拥有更高效的化肥、农药、育种、农业机械,却还是和一万年前一样,受昼夜、季节、降水、土地等自然条件的制约。是否有更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,能让种地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彻底摆脱一万多年来的“看天吃饭”❓近年来,“植物工厂”作为现代农业的新方向,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。“植物工厂”具有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、多学科创新的特点,颠覆了传统农作方式和农作条件。
它无需泥土、不洒农药,不受自然环境影响,通过模拟植物所需的光照、温度、营养等要素,综合运用数字技术、生物技术和装备技术等,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连续稳定的生产植物,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都明显提高。“植物工厂”是数字农业、智慧农业、精准农业以及垂直农业的具体表现形态、高级发展阶段,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可能空间,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途径。

一个典型的现代化植物工厂,无论外界四季交替、昼夜更迭,这里永远保持着植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:中央空调提供温度,传感器随时捕捉并调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,水混合特定比例的营养液顺着管子供给种植槽孔,架子上的 LED 灯则模拟光照均匀撒在每一片叶子上。

在这套工业化的种植体系下,植物以最高的效率生长着,产量也随之暴增。陆地一年只能种植 2、3 茬蔬菜,但植物工厂一年可以种植 10、15 茬。植物工厂的产量可以达到陆地种植的 10 倍以上。植物工利用一套智能控制系统,营造出一个可以满足所有植物生长要素的环境,从而让人类摆脱自然环境的限制,不再靠天吃饭,在任何地点、任何时候都能种植出蔬菜。

植物工厂的意义,绝不仅是在极端条件下对人类「火星救援」式的自给自足,它更是为老百姓不限地域、不限季节地供应蔬菜,保障餐桌稳定、餐食丰富和新鲜的最佳种植方式。由于全程处于相对可控环境,植物工厂的蔬菜无虫害、无农药,人们还可以通过控制营养液,实现蔬菜的微量元素定制,种出更高品质的蔬菜!